第七十八章你比我前男友幸运一点
多亏有褪黑素,时愿难得睡了个好觉。
她头脑清醒了些,在黑暗中摸到床头柜上的手机,眯眼翻查着未读消息。商家大促、垃圾电话、诈骗短信,她挨个左滑删除,目光终落到邮件app红色的“1”标识上。
「HiMia,
展信悦。
首先恭喜你如愿辞职。
这段时间我作为旁观者,先看你一再为找项目发愁,之后又为了不靠谱的经理和组员费神,很早就想多嘴劝你不妨跳出这个怪圈,寻找别的机会。
一份工作而已,没必要闹到整个人身心俱疲。
你在邮件中问我们算不算朋友,当然算,也非常感谢你这些年的信任。
刚工作头两年,我其实陆陆续续指导了十几个本校或外校的学弟学妹们。然而几乎每段联系都顶多维系两三个月,短暂热络一阵后便戛然而止。
大家对人际交往看得洒脱又无谓,更不会将这种仅靠文字维系的关系放在心上,所以我很珍惜和你的友谊。
我决定辞职回国的契机很简单。我和女朋友都不喜欢伦敦的天气和食物,自然而然将它摒除出了考虑范围。不过现在很多事并未如我期盼正常推进,反而导致我和她的关系产生了裂痕。
至于当播客嘉宾,我没有录制节目的经验,不确定能否达到你的标准。我们可以找时间见面商讨一下。
开篇你问我最近怎么样。哪怕是一个标准的开场白,我也想诚实地答复你:过得异常糟糕。
最后有个不情之请,我有几个关于感情的困惑,不知道你能不能从女性角度帮忙答疑?
盼复。
Seth」
时愿逐字默读出声,心生一丝怪异。习惯了Seth往常公事公办的调调,她莫名有种从字里行间偷窥到对方私人生活的尴尬。再转念一想,也挺顺理成章。
男人大多不爱找身边朋友探讨情感问题。石砚初也曾对她和吴欢互相分享感情生活表示极度不理解,给出的理由是:旁人哪能搞明白两个人感情的起承转合?时愿当时和他辩论,满口嚷嚷着“兼听则明,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”。
她暗笑,原来Seth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啊。病急乱投医,居然求助起了未曾谋面的网友。
「HiSeth,
看到你凌晨三点回复的邮件,你现在还在伦敦?
录制播客没那么复杂。我一般和嘉宾选择线上对话,有时也会约着去安静的咖啡店或公园。我会全权负责前期准备工作,包括敲定话题、列出文案提纲,之后再和嘉宾讨论话题切入点。在互动过程中,我会适当抛出引子、当好捧哏,把控对话的方向。
如果你真感兴趣的话,可以听几期节目,大致了解一下我的对话和提问风格(放心,会给你准备好cheatsheet的)。
不夸张的说,我不敢相信你也会有感情问题,哈哈(只是惊讶,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,或许是你在我印象中一直都比较清冷?有距离感?)。我尽量提供一些见解吧,希望能帮到你。
Mia」
半小时后,“叮”。
「HiMia,
之前将话题局限在职场,鲜少深入提及我的个人生活。一方面因为当初贵校就业中心负责人再三强调的「专业度」和「职场形象」,另一方面是我不太习惯倾诉,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网上。
我和女朋友感情很好,相处时偶尔会有小摩擦,但都属于正常的磨合期范畴。最近我才意识到两个人交流方式出现了很大偏差,以至于她说得不断迁就我,一直都在委曲求全。
实际上我们从一开始就认真商讨过理想化的解决方案:先抹平情绪,再从根源消除问题,避免重蹈覆辙。在一起这段时间,我们的确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在进步,只是没想到最后她会觉得委屈。
大家在相处过程中难免要稍微改变处事方法,谈不上谁无条件迁就谁。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她不能及时给我反馈,进行有效沟通,非要忍到一刻突然爆发说她委屈?
你对此有什么见解?
Seth」
时愿读到结尾,皱了皱鼻子。为什么每对情侣都会有类似问题,男女思维差异?她鼓起面颊,斟词酌句后缓慢敲打起键盘:
「HiSeth,
不瞒你说,通篇内容都很眼熟(我和前男友也经历过),结果一目了然,他成前男友了。希望你和你女朋友不至于走到这一步。
我同意你的理想化解决方案,可“理想化”意味着大多时候做不到。
行为处事真的很难改,你不能预设人在不同情境下都能统一行径(尤其当牵涉到感情问题)。
举个例子,我情绪上头时还是会下意识选择惯用的处理方式(冷处理或争吵,具体视情况而定),可前男友总希望我能冷静地和他坐下来面谈。我承认这是理智的做法,但不代表我能发自内心地接受。一旦违背了我的风格,心里总有些别扭。久而久之,别扭会变成委屈,合力爆发。这是人之常情吧?
有效沟通的前提是理解,尝试站在对方角度去看待问题。她说委屈有可能是气话,也有可能是对你的“强势”表达不满(我猜的)。如果你女朋友最后倾向于用这种方式,凭什么带着情绪的沟通就不是有效沟通呢?发泄情绪难道不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?(替女同胞说句话:适合你女朋友的就是最好的)
Mia」
Seth:「仔细通读了两遍你的邮件,我赞成你说的“有效沟通的前提是理解”。那你在发泄情绪时,会希望男朋友做什么?」
时愿暗笑:
「我这个人比较随性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但有一点,当时当下我不想听大道理,也不希望他逼着我用理智解决问题。
现在大家都在努力活得体面,无时无刻不在压抑自己的情绪。难道和爱的人在一起不能放松一会?哪怕“无理取闹”几分钟?
他每次不断强调“冷静”时,都会让我有种挫败感,仿佛我是一个没有能力自行消化情绪的人。而他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,为什么他能看到我那么多情绪?
乱七八糟说了一些,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。」
Seth:「谢谢回复,很有用。刚认真反省了一下,其实我也是在下意识选择惯用方式解决问题,以后会多注意。
另外还有件事,我女朋友非常抗拒婚姻。我大概能猜到原因,比如心理上的恐婚、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恐惧,但不懂她为什么会如临大敌。
在我看来,一段恋爱关系的最终呈现结果无非是分开或结婚,难道要采用第三种:谈一辈子恋爱?这种逆大流的选择需要很多勇气,也得面对来自家人和朋友的质问和不理解。
而且她误会我是在逼婚。我不知道怎么和她解释,两个人在一起总得奔着一个目标前进吧?你觉得呢?」
又是因为结婚,时愿蹙起秀眉,现代人是不是都谈婚色变?她不自觉代入自身的心理状态,噼里啪啦打下了一长串的文字。
「婚姻这个词对女性来说早不知不觉成了一个枷锁。我时常刷到网上的段子,说男人结婚一举三得,找到了包办家务的老妈子,干净健康的床伴,以及为他生儿育女的工具。而女人能在婚姻中得到什么呢?
这种说法当然有些极端和有失偏颇,可在社会舆论导向下,我潜意识里也时常冒出这些念头,加上从小见到父母相处时的种种摩擦,对我而言,需要极大勇气才能下定决心步入婚姻。
我和前男友在一起的时间不算很长,但感情很深,深到我慢慢可以预见到和他的未来。我们分手原因是他有天突然跟我提结婚(不是求,是提),是在一个非常糟糕的场合,糟糕到我怀疑他是不是疯了,为什么非挑这个时候?
而且我完全没办法接受他谈及婚姻的态度,总附加很多现实条件,感觉是为了结婚而结婚,完成一项任务。
你有找你女朋友认真聊过么?对婚姻如临大敌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你,而是骨子里恐婚作祟,很难解释。你们不妨开诚布公地谈一谈。」
Seth:「我不大赞同你的一个观点。成年人世界总是掺杂了很多现实因素,无法规避。听起来你不愿意代入成年人思维,从现实角度衡量婚姻。
的确,十几岁时的恋爱只需要聊聊遥不可及的高考和大学生活,但到了奔三的年头,我们不可能再一味追求感情不被世俗所染。远的不谈,双方父母总得找时间聊聊房子和彩礼、婚宴酒席、宾客名单。每一条都牵扯着你在上文提到的“附加条件”。
我相信你现在肯定是皱着眉头在看这段话,但一个成熟的决定离不开它们作为基点。
还有一点,我身边恐婚的朋友多是男人,原因相当浅显:不愿意被束缚在单一的两性关系之中,简而言之不想负责任。
这时候不得不替你男朋友说句公道话,我相信没有一个正常男人会带着做任务的心态,浪费脑细胞去衡量和一个人共度余生的方案。他肯定是出于情感,想和你一直走下去,只是表达方式有些僵硬?
我其实正面或侧面了解过她的恐婚原因,只是那一刹那她的反应让我大失所望。你提到男朋友选择的场合太糟糕,难道是我求婚的方式不够郑重浪漫?」
Mia:「你说的也有道理。可凡事都得有个平衡点,完全现实和极致浪漫难道不能取一个中间值?为什么他不能在求婚时只提爱情,之后再和我合计现实问题?
我前男友当时准备了一堆文件(不是婚前协议,财产公证,而是一些莫名其妙的,在我看来和婚姻完全不搭噶的东西),然后坐在那板着脸,老干部似的通知我结婚,没有丁点气氛渲染。你觉得正常人能接受么?
我不怀疑他的真诚和用心,只是接受不了他的表达方式。我们性格差异很大,一直互相迁就也很累,或许分手是一个好决定?
至于求婚方式,我个人有浪漫尴尬症(不喜欢煽情桥段)。每个人不一样,你不妨多花点心思打探你女朋友的心仪选项?
祝你们早日和好。」
Seth:「坦白说,我第一反应意识不到你男朋友的做法有什么问题(或许我们都是直线思维?)。至于性格差异,我们和任何人相处时,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忍让。我从没觉得累,你男朋友或许没能很好地让你随心所欲做自己。分手听起来很可惜,如果他主动找你求和,你还愿意给他一个挽回的机会么?」
Mia:「我不知道。结婚是逃不掉的话题,我和他不能就着同一件事反复争吵,很伤感情,再看看吧。不过你比我前男友幸运一点。我猜他应该找不到像我这么得力的“狗头军师”。」
Seth:「哈哈,再次感谢。对了,记得你之前说圣诞飞伦敦?计划有变动么?要么我们找机会面谈,讨论播客的事?」
Mia:「我临时改了提前飞伦敦(周五的飞机),元旦后回国。你现在在伦敦?还是已经回国了?有值得推荐的餐厅和咖啡店么?」
Seth:「海德公园附近有家甜品店不错,方便的话,我们约在那见面?」
邮件一来一回,速度极快,逐渐发出了即时短信的感觉。
时愿指尖如飞,意外对方主动发出见面邀约,猜测他多半是为了女朋友想当面取经。「好啊,要么这周末见?我倒时差比较慢,不想顶着浆糊脑袋和你聊天。」
Seth:「好的,具体时间等你到了伦敦我们再定。」
时愿原以为他会发来微信或手机号,结果等了好半天都没收到下文。算了,邮件也挺好,免得人家女朋友误会。她重读了几遍邮件,目光彷徨在“还愿意给他一个挽回的机会么”这行字上。
愿意么?她沉思数秒,不知道。
她不自觉调出了和石砚初的对话框,呆呆地盯着。下一秒,对方名字突然变成了「正在输入中」
时愿屏息凝神,目不转睛,心脏随着那截省略号的时隐时现砰砰乱跳。
十分钟后,对话框顶端稳稳显示着他的名字,仿佛刚不过是眼花或幻觉。时愿提到嗓子眼的心哗啦落了地,一起一落间,心也跟着摇摆了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