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1.他的棱角
陈湘茹在繁城一呆就是三天。以往过来都是为了出差,这是第一次不为公务而来,陈昭月十八岁的生日,她当然不能错过。陈昭月本人则是悲喜参半——她的科大三天游计划在第一天就宣告结束了。
小情侣的假期变成了陪长辈出行,幸而她们达成一致,出游不为赶行程,就在城市里慢悠悠地逛。最后一天租了车去城郊,路上陈湘茹顺便提到:“你俩等再适应适应,就在学校附近找个靠谱的驾校报名呗,刚好陈昭昭也成年了,会开车出门也方便很多。”
“我是准备国庆回来去报名,刚好天气凉了。”徐咨阅先接话,这几天相处下来,他已经逐渐自在。“也正好等昭昭一起。下次你来繁城,说不定换我们开车了。”
“那赶紧的吧,开车可累人了,我一把年纪的。”
“我看看是谁又在认老啦?”陈昭月探个脑袋出来。
一路有说有笑。快到目的地的时候,陈湘茹突然提起自己有认识的唱片公司,可以帮他推荐作品。徐咨阅却礼貌地拒绝了,陈湘茹精锐的目光透过车内后视镜落在后座的年轻男生身上,听到他语气平静地说;“我还这么年轻,有力气乱飞的时候要多飞啊。”
他没有义正言辞地说“要靠自己”这样的话,而是把自己的盛大梦想当作一次飞翔,他野心勃勃又自信满满,只是在尊敬的长辈面前,将此称作为“乱飞”。比起平顺地迈向未来,没有秩序地高飞,是他真正想走的路。
这一刻陈湘茹在他身上看到了真正属于他的棱角,不同于他作为成绩优秀的校园学生、体贴温柔的女儿男友,而是一个具备梦想和执行力的少年人
国庆前夕,徐咨阅回临北的计划搁置了。他之前一共给三家公司投过音乐作品,其中一家公司的制作人近期给了他回信,约他在三号见面。日子卡得不上不下,徐咨阅下课后蹲在寝室楼下给陈昭月打电话,原本是带着歉意拨通的电话,那边的她却比他更高兴。
“是你很喜欢的唱片公司吗?”
“嗯。”说起他喜欢的领域,他总是滔滔不绝:“他们这几年做了几张唱片我都很喜欢,前两年还组了一支乐队,上次我们一起看音乐节记得吗?鼓手穿得花花绿绿那个。我一直都很想跟他们合作……”
“你不是要乱飞吗?”陈昭月打趣他。
“我就是在乱飞啊。”他说着也笑了:“但是我都看到我想要的橄榄枝了,不得努力叼进嘴里?”
“你最近怎么这么会说话啊。”
她知道徐咨阅也会看书,创作和阅读与阅历都脱不开关系,他觉得自己还太年轻,所以要更多在别人的故事中去感受和体验。越相处她越了解到,徐咨阅虽然总是语气轻飘飘,其实很努力在抓住每一个机会,她才不舍得为一次小小的失约而埋怨他。
“女朋友有文化,那我肯定要跟上啊,万一被淘汰怎么办?”
陈昭月故意逗他:“那可不好说,我们学校播音专业的男生长得都可好看了。”
“能有我好看?”徐咨阅不以为意,语气里的臭屁都要溢出来了。
陈昭月不服输地回:“你下次来,我带你看看。”
两人又打趣了几句,陈昭月还要赶着去上课,两人就此中断了通话。陈昭月把手机收进口袋,一擡头才发现寝室里三双眼睛都在看着她。
开学不到一个月,她们大半的时间都在军训,大家每天累得够呛,甚至还没来得及熟悉彼此。现如今开始规律上课,她们虽然偶尔会一起去课室,但交流也算不上多。
人在面对八卦的时候都很容易露出原形,几个女生的小心思都写在脸上了——平时见多了陈昭月清清冷冷的样子,第一次看她这副面孔,多少有点新奇。寝室长起带头作用,先问道:“你男朋友啊?”
陈昭月点点头,其他室友很快接上:“你们感情很好哦。”
“这怎么看出来?”
女生一副了然的模样,摆摆手说:“你是不知道自己刚刚笑得多还看,别说我们学校的男生,我一女生都喜欢。”
女孩儿们的话题很轻易就能挑起,几人边走边聊,到课室的时候已经把彼此的恋爱史都交代完了。室友感叹说:“还是昭月好,能从高中谈到大学的情侣,往往都能谈很久。”
初秋的阳光和树影落在陈昭月脸上,她想起徐咨阅抱着吉他悠扬地给她唱歌的样子,她说不出否认的话:“应该吧。”
国庆很快到来,徐咨阅一个人留守繁城,t三号中午去见了那位和他联系的唱片公司制作人。
约见地点在市区一间很有格调的咖啡厅,那位制作人看上去和程运年龄相仿,精明干练的模样,坐下没多久,对方就展开了话题:“我有了解到,你现在还是学生对吗?”
“是,大一。”
对方笑了声,简短地感叹道:“年轻啊。”过了会儿,又问:“在哪个艺术学院?”
徐咨阅如实回答:“普通大学,我是文化生,在学编程。
“那之后也是学业为主吗?”
“没说玩音乐出唱片不能继续上学吧?”徐咨阅直接挑明:“在我这里没有主次,在音乐可以给我保障之前,我都会先完成我的学业。”
“哦?你想要什么保障?”
这跟在学校交朋友、在兴趣社团和投缘的人组队大不相同,与利益挂钩的东西,人与人不自觉就会在心里落下一盘算珠,一分一毫都厘清。然而徐咨阅再成熟也不过十八九的少年人,对待理想他可以高谈阔论,而由利益组成的世界,始终是他尚未触及到的另一面。
对方捕捉到他的停顿和迟疑,了然地笑了:“我知道你们年轻人吧,都有梦想,但是梦想很多时候需要去付出,也需要牺牲,否则就是空想。”
徐咨阅放在膝盖上打节拍的手一顿,接着听到对方说:“你的作品我都看过听过了,确实很年轻,也很有冲劲。但比起这些,你的作品更需要平台,需要有推手,否则只能孤芳自赏。所以我建议啊,不如把作品交给我们,我们公司有很多优秀的歌手”
“我以为,做唱片的人会更知道作品对于创作人的珍贵。”徐咨阅和他对视,湛黑的瞳孔里无波无澜。
对方笑了,像在嘲笑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:“那你又能给我什么保障呢?”
徐咨阅沉默,过了会儿才开口:“这跟我了解到的你们公司的理念不大相符。”
徐咨阅在十五岁的时候了解到这家唱片公司,在如今唱片行业相当落寞的时代,街边临近闭门的实体店依然有许多他们公司的作品。每一张唱片的背面都有这样一句话——让每一个平凡的梦想在音符中翺翔。
这场对话徐咨阅先抽身,他站起来,走之前听到对方的声音在身后响起:“等你想清楚的时候,我们随时合作。”
徐咨阅走出那间店,初秋的凉风吹过来,他在街角站了好一会儿,额前的头发被吹乱,才平复下心情。手机在震动,他划开屏幕,看到置顶微信的消息:【怎么样?】
浮在半空的心似乎缓缓落了下来,徐咨阅的面部表情瞬间放松,擡头的时候看到对面街边的发廊亮着灯,他答非所问:“陈昭昭,你头发颜色是不是掉得差不多了?”
那边回了个问号。
徐咨阅说:我现在要去把头发剪了,剃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