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涯书库

女商(大清药丸) 正文 第182章

    林玉婵进洋楼,从柜台里翻出一张“英联房产公司”的名片。

    “当初容先生向我转让洋楼的时候,说此处连楼带地,他花了银元两千一百。你告诉我,如果我想出手,你出三千块。”

    苏敏官跟着她进去,“嗯,所以?”

    “上礼拜有人向我推销房产股票,我偶然多问一句,西贡路7号洋楼如今的估价……”

    苏敏官垂着睫毛,瞟她一眼,一边远远拱手,跟常保罗、红姑、周姨几个员工打了招呼。

    “嗯?”

    林玉婵见他果然是不见棺材不掉泪,磨了磨牙,低声说:“那个办事员告诉我,如果我不着急脱手,市场上慢慢寻买主,可以卖到至少六千五百元。”

    苏敏官温柔朝她微笑,丝毫不脸红。

    “可当时我手头现银只有三千啊。”

    一句话,就诈出了林姑娘当时对房产市场一无所知。

    而今,总算想起来去找专业人士估个价,也算个小小进步。

    他笑意加深,轻车熟路,自己给自己泡个茶。

    博雅公司人丁稀少,一人干几人的活计。也没买个丫头小厮什么的,有时候端茶倒水得经理亲自来,苏敏官就不给他们添乱了。

    林玉婵追着他不依不饶:“要是当时我答应了呢?”

    苏敏官略带好笑地看着她:“容闳会拦着你的。”

    好吧,无言以对。

    不过她毕竟有准确的直觉,知道上海小洋楼有价无市,没轻易掉入苏敏官的坑。

    这么想想,略微气顺。

    众员工跟苏敏官也熟络了,知道他是功夫茶高手,见他给林玉婵递了一杯茶,纷纷凑上来合法怠工,也过来蹭一杯。

    常保罗好奇加入闲谈:“我有个做文书的姨夫,闲时也跟人炒地皮,但不知是怎么个炒法,应该是赚了不少钱,每次去他家做客都听他吹牛……他还拉着我投钱,我胆子小,没答应。”

    林玉婵笑道:“改成入股博雅了,是不是?哎哟,受宠若惊。”

    念姑也插话:“上次出门运货,碰到街上夫妻俩吵架,一个说如今地价高,要是把房子卖了,能去乡下置几十亩田。一个不准卖,吵得那叫一个凶。我当时还想,好好儿的卖什么房子?现在想来,一间城里房子换几十亩地,可不是划算么?换我我也卖。”

    林玉婵笑道:“好啊,上工时开小差看热闹。下次不准啦。”

    同时心想,又是孕妇效应。

    自从她关注了房地产,才意识到身边人其实也都在聊它。

    几个女工比较保守,纷纷摇头,觉得不靠谱。

    “没凭没据的,那房子你买了不住,哪个知道是你的?哪日被人强占了,官司都拖你三五年。”

    众人不约而同看向苏敏官,默认他是几个人里最高效的赚钱机器。

    苏敏官失笑:“看我干什么。那种票证放在三五年前我可能会考虑一下,现在碰都不会碰的。现在新成立那些房产信贷,都是些跟风的皮包公司,谁知哪天就人去屋空,你打官司都找不到人。”

    他从容泡茶,又半开玩笑道:“林姑娘,你想投资地皮,不如借钱给我。我刚看好一块可以建货仓的空地……”

    林玉婵蓦然想起现代财经界一句流传很广的话:当公园大爷都在讨论买什么赚钱的时候,这东西的热度也就到顶了。

    销售员本子里那一连串的客户名单——佣人、职员、小老板、阔太太——已经说明,炒房这件事,已经下沉到了最业余的百姓群体中。

    它还能热多久?

    难怪苏敏官谨慎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互联网时代的高级骗子,甚至不用开设实体店铺,只凭一个制作简陋的网站或者app,就能吸引受害者投资打钱——现代民众的警惕性还是有待提高,得跟老祖宗学习。

    可是转念一想……王全真金白银地从中赚到了钱,还以此为资本来打压她。林玉婵好气啊。

    苏敏官微微一笑,不再提这茬,忽然起身向外望了一望,拍拍林玉婵肩膀,示意她跟出去。

    “来了!”

    院门口人影一闪,进来一个扛箱子的力夫。

    苏敏官接过箱子,打发力夫一角钱。

    林玉婵开始以为是苏敏官的盘缠行李,再一细看,皮箱的卖相十分眼熟。

    这不是史密斯的箱子吗!

    苏敏官把箱子拎到办公室,笑着解释:“那家伙不告而取上瘾,不仅偷经书、撬墙砖,而且沿途收集了不少古物零碎,百姓的传家宝什么的,都装在这个大行李箱里。但是没有女奴帮他扛箱子,他交了罚款一文不名,请不起力夫,买不起船票,只好把那些东西当场贱卖……”

    林玉婵吃了一惊,随即大怒:“他还偷偷搜集其他文物?我怎么没发现?”

    苏敏官笑笑,示意她稍安勿躁,关上门。

    然后他打开皮箱。林玉婵赫然看到了史密斯骗到的零七八碎:

    史密斯有意在中国搜集古董,拿回美国拍卖赚钱,但他又不是专业考古学者,因此找的都是符合西方人审美印象的东西,什么佛像、手串、甚至春宫图……大部分都是“当代”物品,就目前来看价值不大。

    但林玉婵也发现,箱子里有看似很古旧的石碑拓片,有锈蚀得不能看的古代铜钱,还有脆弱得掉渣、似乎很高寿的古画……

    近代来华的西方人,面对一个数千年历史的古老帝国,犹如穷汉入宝山,看啥都眼馋。

    就像那些到访埃及、波斯、印度、伊拉克的西方人一样。在他们眼里,这些国家也许曾经辉煌过,然而如今战乱丛生,迟早要完。当地人愚昧蒙蔽,目光短浅,白糟蹋了这片丰饶的土地。那些祖宗的东西留在他们手里是明珠蒙尘,只有带回西方,不管是装点宅院还是充实博物馆,才是物尽其用,才是拯救文化遗产。

    很多来华的西方人,不论自身职业为何,回乡时大多像史密斯一样,良莠不分地偷带了不少零零碎碎。他们也知道大多数东西只能挂在家里当个摆设,但只要捡漏出一两件千年古物,这一趟越洋旅程就完全回本。

    当然,在旅行的过程中,这些脆弱的文物损毁率也很高。这就不在洋人的考虑范围之内了。

    林玉婵不敢乱动,兴奋地说:“先收着,回头找个专家鉴定一下……然后悄悄的在后院挖个坑,埋起来……”

    她想,金山寺埋了宝贝,如今洋楼里又埋了宝贝,以后说不定还有机缘巧合,能截留更多的古董……是不是得给后人留个寻宝手册……

    胡思乱想几秒钟,看看苏敏官脸色,她回到现实,讪笑道:“这一箱东西,花了多少钱?”

    东西是他买的。她保护文物心切,也不能把这箱子当成囊中之物。

    苏敏官忍俊不禁。没看出来小姑娘还很护犊子。别看她平时对洋人礼貌亲切,何时大方,何时小气,她也算得很清楚嘛。

    他笑道:“我没说完。史密斯被汉口百姓人人喊打,哪有机会摆摊。他那些东西卖不出去,只好丢在码头。我捡回来的。白送。林姑娘出个运费就行,中午我想吃西菜。”

    林玉婵侧首。办公室的窗玻璃上,映着一个隽秀狡黠的面容。

    她才不轻易上当。想了想,推着他胸膛,一个圣诞式壁咚,按他在墙角,姿态十分威胁霸道。

    “不许再跟我扯谎。花了多少钱,我原价买下,不占你便宜。”

    对别人可以满嘴没真话,跟她就别装了。

    苏敏官垂眸,看着那只扯自己衣领的小爪子,眼角一弯,轻声指点:“可以再用力些。”

    她耳根激红,烫了似的放开他,眼前闪过一些在船舱里的、少儿不宜的情节。

    “老实交代。”她两手叉腰,“不然饿着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苏敏官微微惭愧,笑一笑,改口:“不是我捡的。是……是我带着几个人,和和气气‘讨’来的。史密斯给得很爽快。”

    林玉婵咬紧嘴唇,然而绷不住脸上逐渐绽放的笑意。

    “那我就不客气了,嘻嘻……”

    她突然转头。有个人就站在墙角,朝他们笑!

    “弗、弗里曼……”

    她瞬间尴尬。圣诞怎么在这!

    圣诞过两天就要上船。林玉婵让她在上海观观光,免得辜负一次难得的远东之旅。但她归家心切,无心乱逛,每日只是翻来覆去地琢磨日后的逃亡路线,偶尔帮忙搞搞卫生。林玉婵进来的时候,她正在桌子底下捡碎纸。

    圣诞生为家奴,事事谨小慎微。主人需要时她得伺候到位,不需要时,她必须尽可能减少自己的存在感,因此修炼出优秀的隐身技能。

    她穿着汉女式样的皂衣,一副黑面孔,深棕色的柜子是完美保护色。要不是笑容里的八颗白牙暴露了她,林玉婵未必能这么快发现。

    好在圣诞并没有中国人那些传统道德观念束缚,也早就把苏林两人当成一对,对眼前这场景见怪不怪,甚至觉得,现在不是应该来个吻吗?

    苏敏官也微觉尴尬,后知后觉的想起来,自己方才被林玉婵按在墙上的姿势,其实不太雅观。

    不过好在圣诞过两天就走了,不会把他今日这形象到处乱传。

    他的大大方方跟圣诞打了招呼,寒暄两句,对她告知了史密斯诉讼案的结果。

    圣诞跑回阁楼,唱了二十分钟的歌。

    眼看午时将到,林玉婵来到位于天津路的一家西菜馆,豪爽地请苏老板吃饭,算是偿还他那一箱子宝贝的“运费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