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涯书库

吾日三撩吾师 正文 第21章

所属书籍: 吾日三撩吾师

    从县衙出来,天色渐暗。忙活了半天一无所获的康瑛只得先回酒楼找康轩。

    正值晚饭时间,陵城桃源居的生意依旧平平,康轩坐在里头眼巴巴看着康瑛走进大厅,张口就问,“姐,玩得开心吗?”

    康瑛此行又不是来玩的,嘻嘻一笑,随口反问道,“陵城好不好玩,你康大少爷难道不比我清楚?”

    “别再这么说了!”没想到这孩子的脸突然就垮了下来。话音刚落,一条木质板凳直直朝康瑛飞来,吓得她赶紧侧身躲开。

    大厅内没几个客人,所以康轩生气拆屋子都没问题。

    自己的气撒好了,康瑛也是毫发无损,于是康轩愁眉苦脸地对她说,“不管我怎么努力,生意就是做不好,我已经够心烦了,你再这么污蔑我,让爹误会了怎么办?”

    原来他还在担心生意上的事。

    康瑛帮跑堂伙计收拾好事故现场,走过去安慰他说,“省城酒楼多,要想打出招牌本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,别着急慢慢来,我看好你!”

    康轩看着康瑛苦笑了一下,环顾冷冷清清的酒楼说,“可陵城分店呢?我才来半月,已是入不敷出!你要知道,当初胡掌柜在时,起码还能维持一定的利润……哎!现在是月初,今日刚翻了账本,最近半月的收入真是惨不忍睹!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就这半个月的时间,店里的生意突然变冷清了?”康瑛问。

    康轩摇头,“说不清,店里伙计也说不清,总之账目不会骗人。不和你说了,反正你也不懂生意上的事。”

    奇怪了,陵城分店经营已有数年之久,如果按康轩说的,之前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客源和收入,又如何会在康轩到来的短短半月中差了这么多?康瑛上辈子就在餐饮行业中求生存,很清楚影响生意的首要因素就是口味,其次才是地段、环境、时令等其他,可她并没有听说陵城分店在这半月里换了后厨啊。

    这么想想,陵城这家桃源居还真不是一般的怪。

    “会不会是哪里算错了?”康瑛说着,凑过去提议,“我算术还不错,要不帮你再过一次账目?”

    这个提议夹带着她的私心,账本记录了酒楼每一笔收支明细,如果真有贩卖私盐的猫腻在其中,账本中或许能看出些蛛丝马迹。

    “就凭你?”康轩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问道。可他早已是急病乱投医,竟答应晚饭后带康瑛去核对账目。

    说着晚饭备好了,在二楼的一个小包间内。康轩嘴上说着凑合着吃点,为了招待康瑛,他还是让后厨准备了一大桌陵城风味菜肴。

    陵城当地口味偏淡,菜品以河鲜居多,主要是用蒸煮炖的方式制成。此刻康瑛脑子里满是与陵城有关的零星线索,杂乱却毫无头绪,吃着眼前的食物,味同嚼蜡。

    “姐,你觉得好吃吗?”康轩问,他和康瑛一样,对眼前这桌菜肴丝毫提不起兴趣。

    正走神的康瑛被他突然发问惊了一下,该怎么回答?

    好吃?那是假话,口味清淡就要做到鲜美,可这菜里除了咸什么都尝不出了,她难以违背本心。说不好吃?怕说出这句话后,身边这个本就受挫的小魔王会掀翻桌子。真难办啊,康瑛扶额,最后憋出一句“还行吧”。

    对于这句明显敷衍的“还行吧”,康轩不为所动,只是没什么起精神地说,“我也觉得还行。”

    真是捉摸不透啊,康瑛颇为伤脑筋。她本就有要事在身,没想到还遇上这么个难缠的家伙。

    穿越的人生就像打游戏,起初在乡间只是开心农场,毫不费力而且悠闲自在,自打来了桓城,瞬间变成了紧张的剧情向RPG,不光有家族线,校园线,居然还特么有恋爱线要攻略,简直伤透了脑筋。现在更甚,还开启了陵城副本。

    陵城副本可是解谜类啊,她一定不能漏掉任何的线索。

    “想什么呢?”康轩草草吃完,拿起筷子戳起康瑛的脸,严肃地嚷道,“瞎墨迹啥!吃完了就随我去看账本!”

    “吃完了吃完了。”康瑛立刻起身,屁颠屁颠跟着他朝线索迈进。

    真的,人生如戏,游戏的戏。

    ******

    陵城分店并没有雇账房先生,数年来一直由胡掌柜亲自打理财务上的事。

    账本就在酒楼后院的一间书房中,算是胡腾的工作间,目前是康轩暂用。屋内靠墙有一大排书架,上头层层叠叠码放着按年份归档的账本,整整齐齐一尘不染,看来胡腾是个做事认真,心思缜密之人。

    康轩粗手粗脚地从架子上取下几本账本扔给康瑛,“这几本是去年的。”

    康瑛刚接在怀中,又被他塞进两本,“这是今年上半年的。”

    “行了行了,我先看这些!”康瑛连忙制止他继续翻腾,生怕这不知分寸的熊孩子把这一整柜子的账本都塞给她。

    “你先认真看!”康轩说着,亲自帮康瑛拉开椅子,请她在屋内那张梨花木大案前坐下,而后又说,“我去让伙计沏壶好茶来!”

    说完就没了影,留下康瑛一人在屋中。

    陵城分店的账目很清晰,细致到每个月的每一笔收支,清楚得就像一壶纯净水,对着光都看不到半点杂质。

    每月结束,胡腾都会在最后算出当月利润,以往都保持月收入在三百两左右,这当然比不上桓城店月入千两的辉煌数据,但也足以维持酒楼的基本运作。

    最近的半月里,账本上康轩也有样学样地每日记录着收支明细,上头最新的一条是他在这日计算出的上月总利润,赫然写着:“亏,五十两”。

    在做生意这件事上,离谱的康轩既认真又靠谱,可还是挽救不了这家酒楼惨淡的生意。

    生意一直保持平稳,上月却出现了异常亏损的情况,问题出在什么上面?康瑛很困惑,本着刨根问底的精神又逐月查了一遍支出明细,就更奇怪了,上上月的支出竟比上月还多出了三十两,结果呢,上上月盈利,上月赤字。

    康瑛只得继续研究起每笔收入,发现之前每月末都会有一笔二百至三百两不等的额外收入,名为“四通码头大仓收租”。

    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,单看只是康老板名下仓库外租收取的租金,可数量却不多不少恰让酒楼维持着不亏损的正常运作。而更奇怪的是,康轩接管的上个月并没有这项收入。很明显了,这笔收入并不是由租赁方直接给到酒楼,而是胡掌柜私下收取到的。

    胡腾不在,于是这项收入就断了。

    康瑛不动声色地收好账本,心想如果陵城分店有猫腻,码头大仓出租这事,一定值得她继续调查。

    ******

    晚间在闲聊中,康瑛装作无意向康轩打听起码头大仓之事,结果康轩也不太清楚,随口说好像是爹早年间买下的一块地,现在租出去用作漕运中物资的中转存放,一直由胡掌柜在打理。

    “漕运?”这个词对康瑛十分陌生。

    “南方的粮、沿海的盐,诸如此类用作部队军饷、百官俸禄、百姓民食的物资,都是由大船在各地间运输,陵城在大运河沿岸,东西南北四通八达,算是漕运的一个中转站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盐?”康瑛瞬间抓住了重点。

    康轩不屑地说,“废话,当然是官盐啊!你想什么呢?”

    康瑛便把话茬扯到了租金之事上,说之前看账本上每月都有一比四通码头大仓的租金进账,上月的租金好像还没收到。

    居然还有钱没进账,康轩听到这茬,立刻精神了。连忙找来几个店里的伙计求证,伙计们整天都在店中忙活哪里知道那么多,东一句西一句说了半天只提到胡掌柜每月都会去四通码头,有时还要在那边待上一两天才回来。

    伙计说完,康瑛看了看康轩,正巧他也望向康瑛,二人面面相觑,异口同声地说,“咱们明日去四通码头吧!”